新闻动态

News

新闻动态

MENU

中缅蒲甘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合作研究取得进展

时间:2020-01-20

2019年12月25日-2020年1月5日,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间考古科研团队圆满完成对缅甸蒲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工作。1月6日,“中--缅蒲甘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合作研究”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原数据交接仪式在缅甸考古与国家博物馆司蒲甘分局举行,张哲高级工程师作为中方代表向缅甸蒲甘分局局长Aung Aung Kyaw先生完成原始影像数据交接。此次工作是在在中--缅双方2年多的合作努力下,通过此前2次试验飞行的准备,顺利完成数据获取任务。后续在完成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与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解译与制图工作完成后,中--缅双方将择日正式举行蒲甘世界文化遗产地标准数据与专题产品的成果移交仪式。
经中--缅双方精心组织与密切配合,本次合作出色完成对蒲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无人机光学遥感数据获取工作,飞行17个架次,共计98条航线约1000km,覆盖蒲甘世界遗产地约240km2,获取光学遥感影像10790幅,原始数据266GB,影像分辨率10cm。提交的成果得到了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缅甸国家委员会的高度赞赏与重视。
“中--缅蒲甘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合作研究”是在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项目三课题五“一带一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支持下,由DBAR-Heritage工作组与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牵头确定的重点工作,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合作共同执行遥感数据获取及科学研究任务。
作为该项目的牵头负责人,2017年,王心源应缅甸考古与国家博物馆司邀请,与国家博物馆司蒲甘分局,就双方合作开展缅甸蒲甘文化遗产合作研究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双方就蒲甘遗址保护情况和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深入交换了后续合作意见和建议。2018年10月,缅甸国家文物局蒲甘分局局长到访我院,12月,中方团队到访缅甸,双方就合作蒲甘遥感探测以及航空遥感探测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事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2018年的整体工作促进了2019年实际飞行和调研工作。2019年3月,王心源研究员率团到蒲甘开展中--缅联合考察航空遥感试飞与地面踏勘调研。代表团分为无人机航空影像制图组、无人机三维建模数据采集组、地表形变监测调查组和古水系考察组等四个工作组,缅方为每个工作组匹配1-2名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野外工作。无人机航空影像制图组布设了41个地面控制点,飞行区域15.5km2,地表形变监测调查组重点考察了15座佛塔/佛寺的形变情况,经过与缅方专家讨论后,最终选择了两座有代表性的佛塔/佛寺,葛道帕林寺(Gawdawpalin Temple)和达玛扬基寺(Dhammayangyi Temple),作为形变监测对象。2019年7月,蒲甘申遗成功。2019年10月,科研团队针对遗产地核心区与缓冲区进一步科考,并于2020年1月5日完成蒲甘世界文化遗产地约240km2高分辨率航空遥感飞行。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共饮一江水,是命运共同体。正如本月1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缅甸在“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所说:中缅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绵延不断。在未来的工作中,项目组将与缅方紧密合作,在缅甸开展如下的深入研究:中缅经济走廊及蒲甘地区景观变化遥感监测(1980S’—现在);蒲甘遗存分布图;河道演化与侵蚀对于沿岸遗存地基影响评估以及对策;蒲甘区域遥感环境监测与环境考古及虚拟重建;文化遗产病害机理与保护对策研究;农业灌溉系统空间考古研究等。通过我们的研究,实现空间信息技术为世界遗产保护做贡献,科技助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2017年8月,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蒲甘合影

缅甸博物馆馆长与代表团讨论合作事宜(2018年)

中国代表团与蒲甘分局局长(前排左四)合影(2019.4.)

 

无人机飞行检查与地面工作

无人机拍摄的佛塔

中---缅双方举行2次数据共享交换仪式(2019年,2020年)
   
蒲甘世界文化遗产区无人机正射遥感影像(局部)
 
蒲甘重要文化遗迹分布图

新闻动态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