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新闻动态

MENU

【名家对话黄山】郭华东:黄山对话会在名录遗产保护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时间:2023-07-05

“从10年前第一届黄山对话会开始,就涉及到名录遗产地保护诸多方面,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都非常重视。随着后来可持续发展议程问世,自然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重要,所以这四届黄山对话会应该说在全国起了一个示范作用。我觉得将来在国内和国外要更进一步推广黄山对话会的一些理念。”6月29-30日,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黄山市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 主任、大会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郭华东在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闭幕式上致辞 蔡季安 摄

数字技术赋能名录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郭华东指出,今年的黄山对话会有一个显著特点,便是以数字技术赋能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命题,最终是要实现人和自然科学相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5年,联合国发布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要在17个领域之内用15年时间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方面的愿景非常美好,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疫情的挑战、数据缺乏的挑战等。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很快,这一届黄山对话会提出以数字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这同时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命题,希望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当代前沿技术能促进黄山以及自然文化遗产在全球的发展。

在郭华东看来,在数字赋能遗产保护方面我们还需要挖掘一些手段来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而其中空间技术就是数字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比如柬埔寨举世闻名的吴哥窟,受长期战乱及环境影响,遗址遭到了很大破坏,用对地观测技术监测吴哥窟五千平方公里范围的环境变化,关注该遗产地森林砍伐、城市扩张、过度旅游、自然灾害、地下水位变化等,分析将来有可能对遗产带来的影响,这是空间技术在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个具体应用案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郭华东接受采访 叶有辉 摄

空间技术可助力可持续旅游

郭华东介绍,空间技术是对地球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观测,它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从空中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地物等等进行建立在物理基础之上的非常清楚高精度的观测,给人留下一个用双眼在地面看不到的一览无遗的效果。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利用空间技术的前沿技术,根据自然遗产地的特殊地位细致观测或者协同观测。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时间尺度上进行观测,过去20年什么样?未来30年怎么发展?可以用虚拟现实的手段来进行预测模拟,比如面临的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度升高了0.6度是一个什么情况?面临一些灾害的影响,遇到50年不遇的大水怎么办?空间技术都可以辅助做一个决策支持。在将来的很长时间之内,我们都要很好的利用它,以此来促进我们的遗产地的保护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黄山对话会的理念要全球推广

郭华东认为,黄山对话会以助力名录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国际上也比较有影响,产生的一些成果也非常重要,将来在国内和国外要更进一步推广黄山对话会的一些理念。黄山对话会虽然已经有了四届和将近10年的历程,但是如何用数字技术来做可持续发展方面依然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可以利用黄山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作为一个基地,利用前沿技术做支撑,建立一些平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为引领国内国际上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郭华东说,黄山是世界独有的文化自然遗产,在遗产保护上已经做得很好,但是在这个很好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以更前瞻更宏大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保护黄山。要把黄山周围所有自然的地貌景观、地质景观,乡村建设、城市发展、交通布局等,要把山水林田湖等统一来考虑遗产保护。在如今这个创新的时代,黄山的遗产保护怎么有新的思路出来,也需要通过黄山对话会一步一步的探讨,做出更加创新的成绩来。

新闻动态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