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新闻动态

MENU

UNESCO总干事博科娃视频致辞 HIST第二届黄山对话会

时间:2016-09-12

9月12日,第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黄山市开幕。来自UNESCO、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组织在内的37个国际组织或机构、27个国内外名录遗产地和机构的约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此届对话会由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办,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大会主题为“UNESCO名录遗产•气候变化•空间技术”,旨在探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空间技术进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在12日上午的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了UNESCO总干事伊莉娜•博科娃专门为此次大会发来的视频致辞。她首先祝贺大会的召开,指出目前,联合国世界遗产地共有1052处,分布在165个国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共有669个,分布于120个国家,覆盖10亿公顷的重要生态系统;世界地质公园共有120个,分布于33个国家。这些名录遗产突出描绘出一幅新的世界地图,展现了独特的遗产、地球的多样性和跨越国界的人文特点,把所有不同社会连接在一起。这些名录遗产还将保护多样性和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构建了独特的平台,用以构思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全新普适方案。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正是需要这样符合巴黎气候协议下的跨国通力合作。这也正是UNESCO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新行动战略的精神,即将所有名录遗产与新技术,包括空间技术,纳入其中。我们需要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也需要创新的行动方式。这便是我如此感激第二次黄山对话会的原因。

大会联合主席、HIST主任、遥感地球所郭华东院士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2014年举办的第一届黄山对话会取得的成果,指出第二届黄山对话会的议题更为广泛且凝聚,特别关注利用空间技术如何保护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UNESCO名录遗产和应对。结合刚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他指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对于人们了解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土地利用情况和土地覆盖格局的变化以及城市和其他人类居住区的扩展情况,对于世界名录遗产地的监测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些技术正在不断地增强我们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展望并设计低碳世界的未来情景,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贡献。他希望中外与会者之间通过互动创造新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在将地球观测技术应用于UNESCO名录遗产地的合作机会。

黄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孝华代表黄山市政府对参会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世界名录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促进名录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他相信,此次黄山对话会共同探讨和分享运用空间技术应对气候挑战、促进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经验,必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名录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水准的提升。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曹京华局长指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UNESCO名录遗产分布广、面积大、种类多,空间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他认为,在中科院和UNESCO 的支持下,HIST在五年中发展迅速,开展了与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在应用空间技术监测和研究世界遗产的项目合作,并举办了各种国际会议以及针对亚非发展中国家名录遗产管理者的空间技术培训班。未来中科院将继续大力支持HIST的发展。

此外,UNESCO驻华代表处主任欧敏行,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代表、原主任拉奥,UNESCO雅加达办事处主任可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周家贵等嘉宾分别发表讲话,充分肯定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认为黄山对话会汇集了世界各地从事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的政策制定者、管理人员与科学家,对于交流分享名录遗产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席、HIST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洪天华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郭华东院士以“‘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与UNESCO名录遗产”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他首先重点介绍了“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提出的背景,以科学视野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世界遗产、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粮食安全等的影响,指出全球约半数UNESCO名录遗产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强调了空间技术在认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发展面临问题与挑战的能力,倡导稳步推进“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欢迎更多的国家、组织、学者加入到这一计划,实现对“一带一路”世界遗产的探测、监测与保护。他介绍了HIST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空间考古与遗产保护以及能力建设中的成果,认为其作为UNESCO唯一利用空间技术进行遗产名录科学研究的机构,可通过跨学科国际合作与“数字丝路”研究平台,更好发挥我国在世界遗产智慧化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UNESCO作应有贡献。他分析了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粮食安全、经济不平衡与城镇化发展等各种挑战,指出空间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机遇,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名录遗产地的监测与保护提供更多的支持。

大会为期三天,共设置7场大会报告、2场专题讨论会,40个口头报告。UNESCO世界遗产中心、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等国际机构代表,中国科学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主管部委代表将围绕“空间技术在气候变化下对UNESCO名录遗产的监测”、“气候变化对UNESCO名录遗产的影响及应对战略”、“UNESCO名录遗产与气候变化:未来”等主题作报告。大会还将专题讨论2030 国际议程气候变化与 UNESCO 名录遗产作用,17处名录遗产地分享保护管理经验,9月14日大会将讨论产生《黄山倡议》。

黄山对话会是由依托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建设的HIST联合黄山世界遗产管委会创办的一个国际平台,旨在为UNESCO名录遗产决策者、管理者、实践者、研究者和高校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分享名录遗产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探讨空间技术在名录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


UNESCO总干事伊莉娜•博科娃专门为大会发来视频致辞

开幕式现场

大会联合主席、HIST主任、遥感地球所郭华东院士致辞并作大会报告

黄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孝华致辞

UNESCO驻华代表处主任欧敏行致辞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曹京华局长致辞

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代表、原主任拉奥致辞

UNESCO雅加达办事处主任可汗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周家贵

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席、HIST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洪天华主持开幕式

大会合影


新闻动态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