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湿地申遗成功 中国世界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
正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好消息,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本届大会上第一个新增的世界遗产。盐城候鸟栖息地成为江苏省首项世界自然遗产,江苏省的世遗数增至四项(前三项为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大运河),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4项。
盐城湿地秋色 来源WHC
黄渤海区域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泥沙滩涂,是亚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间带湿地所在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EAAF)上水鸟的重要中转站。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包涵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群落演替,是具有普遍突出价值的生物学、生态学过程典型代表。
全球49项海洋世界遗产分布图 来源WHC
和中国其他所有17项自然遗产及复合遗产不同的是,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遗产地为海域,因此可以说本次申遗成功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始。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好有一个名为《世界遗产海洋计划》(World Heritage Marine Programme)的项目,以保护全球的海洋世界遗产为目的。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49项海洋世界遗产,大家熟知的越南下龙湾、澳大利亚大堡礁、德国荷兰丹麦三国共有的瓦登海、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等都在此列。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海洋元素显著,又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加入《世界遗产海洋计划》。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历程:
2014年10月——盐城开始着手调研、研究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
2016年12月——盐城成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盐城市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启动世界遗产申报工作
2017年2月28日——上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至世界遗产中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4省14处沿海湿地进入预备世界遗产名单
2018年1月底——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推荐“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作为2019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2018年10月14-19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Sonali Ghosh女士及Tilman Jaeger实地考察盐城提名地
2019年1月25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区域保护地联盟成立,监事单位为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
2019年2月22日——中国提交的补充材料中将条子泥地区作为一期提名的一部分申报,并表示计划在2022年2月之前提交第二期的提名文本
2019年5月20日——世界遗产中心披露IUCN评估结果,建议“重报”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盐城世界遗产地核心区域和缓冲区域 来源WHC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包括两个遗产点,分别是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段与东沙实验区(被命名为YS-1,含354.69平方公里的条子泥地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被命名为YS-2),遗产地面积为1886.43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800.56平方公里,总面积为2686.99平方公里。
遗产地第一期包含五个保护区: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条子泥市级自然保护区、江苏东台高泥湿地保护地块及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保护地块。
盐城湿地是极度濒危物种勺嘴鹬重要的迁徙中转站
据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鸟类保护伙伴委员会对该迁徙路线上1030个保护区及候鸟栖息地的重要性评估结果显示,盐城境内的黄海滨海湿地位列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重要候鸟栖息地之首。
遗产地区域内有17个物种被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1种极危物种(勺嘴鹬);5种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东方白鹳,丹顶鹤,小青脚鹬,大滨鹬);5种易危物种(黄嘴白鹭,卷羽鹈鹕,鸿雁,寡妇鸥,黑嘴鸥)和一些近危物种(红腹滨鹬,半蹼鹬,黑尾塍鹬,白腰杓鹬,斑尾塍鹬,震旦鸦雀,弯嘴滨鹬,铁嘴沙鸻,蒙古沙鸻,翻石鹬)。据研究,勺嘴鹬、小青脚鹬、大滨鹬、大杓鹬等几种鸟类的生存非常依赖于盐城滨海湿地及其邻近地区。极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也极度依赖当地的海岸海洋系统。
前方多张盐城“鸟”图来袭~~~
普通翠鸟 来源WHC
绿头鸭 来源WHC
黄腹鹨 来源WHC
红颈滨鹬,IUCN近危物种 来源WHC
疣鼻天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来源WHC
小白鹭,在中国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岛 来源WHC
麋鹿,俗称四不像,原生于中国,后近乎绝种。后被英国购买并繁殖,1983年被送回部分个体给中国,目前在盐城设立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WHC
勺嘴鹬,据2007年国际鸟盟进行的统计中全球的数目可能少于100对,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来源WHC
丹顶鹤,《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盐城 来源WHC
丹顶鹤 来源WHC
丹顶鹤和獐 来源WHC
白枕鹤,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来源WHC
黑翅长脚鹬 来源WHC
东沙地景 来源WHC
银鸥 来源WHC
数量众多的候鸟 来源WHC
滩涂 来源WHC
震旦鸦雀,IUCN近危物种。随着栖息地被持续破坏,震旦鸦雀的数目正快速下降,有“鸟中熊猫”的称号。来源WHC
弹涂鱼 来源WHC
豆形拳蟹 来源WHC
芦苇和湿地 来源WHC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认为:盐城同时具备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其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盐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得非常好,每年有20万到30万只越冬候鸟在盐城栖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还有300多万只迁徙停歇的候鸟。这片地区在全球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在申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过去几十年间,我国东部黄海和渤海湾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海岸变化案例中都是少见的。不断有材料指出大型的土地利用项目造成了候鸟栖息地的消失,包括工业项目、耕作、水产养殖、旅游休闲发展及风力发电项目。同时有材料指出,遗产地的捕鱼量已经超过维持生态平衡的水平,过度捕捞的行为造成了一些物种的数量锐减。另外,入侵物种如互花米草也对盐城候鸟栖息地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提名地的组成 包括盐城和二期
注:第一期系列提名地(YS-1,YS-2)突出标识。YS-1包括了2019年2月提名文本新增的条子泥地区。
成为世界遗产是我们的荣光更是我们的责任,希望江苏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保护得越来越好。也希望国家按照承诺,做足充分准备后尽快申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
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旅游信息:
观鸟攻略:主要观赏鸟类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等。
最佳观鸟时间:从9、10月份开始有候鸟在这里歇脚,秋末冬初,丹顶鹤开始从北方的繁殖地向南方迁飞,飞到盐城沿海滩涂。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
http://www.yczrbhq.com/index1.asp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http://www.chinaml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