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与团队

Architecture


第六届东亚生物圈保护区培训班暨五大连池国际研讨会在黑龙江召开

时间:2015-05-21

在20日上午召开的大会开幕式上,UNESCO驻华代表处代表汉斯博士、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屈树广、韩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沈锡京、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柏成寿、HIST哈尔滨分中心倪红伟、我国首批“外专千人”专家衣西瓦然教授以及培训班学员代表等分别致辞,对会议的重要意义予以肯定,对未来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提升保护管理水平等寄予厚望。 

随后举行了HIST五大连池科研与培训基地签约仪式。HIST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洪天华代表HIST与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由五大连池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科研或服务项目;HIST则利用空间技术,针对五大连池科学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并提供空间信息监测和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服务。通过这一举措,旨在提升五大连池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水平,推进空间技术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并将五大连池打造成国际科研与培训的重要基地。 

本次会议为期10天,将于5月30日落幕。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将围绕“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各相关国家在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方面的经验,探讨空间技术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并重点对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提升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使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其中,为充分展现空间技术在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方面的作用,会议邀请遥感地球所副所长刘建波研究员介绍中国对地观测系统运行情况及虚拟地面站系统,王成研究员结合吴哥遗产地环境遥感等案例介绍了空间技术在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 

同期进行的培训课程包括区域规划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成员国之间对生物圈保护区管理保护经验交流、无人机实操等内容,重点对空间技术的应用、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等展开培训。培训将促进生物圈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研究,加强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并鼓励进行国际和区域合作。来自东亚、东南亚、南亚等10余个亚洲国家的学员参加培训。此次也是类似培训班首次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现场举办,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培训实效。 

东亚生物圈保护区培训班为系列培训班,由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络(EABRN)秘书处主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历史最悠久、表现最活跃的区域性网络之一,EABRN建于1995年,成员国横跨东北亚,旨在推动生物圈保护区和管理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及实质性合作。本次是HIST及其依托建设单位遥感地球所第三次承办此类培训班。 


                HIST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洪天华主持会议                   UNESCO驻华代表处代表汉斯致辞
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沈锡京致辞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屈树广、韩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柏成寿、HIST哈尔滨分中心倪红伟致辞
“外专千人”专家衣西瓦然教授、培训班学员代表伊莲娜致辞
HIST与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签署协议
会议现场